禅在举手投足间
对于禅这个词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。日本禅学大师级人物铃木大拙在30年代时提到:禅是放松身心的艺术。民国时期,太虚大师认为:禅是东方文化的精华。
历史上有很多解释,说禅应该是“张口即错,动念即关”,你只要一想,用任何语言描述它,理解它都会离题很远。
宋代有个比丘尼,她开悟后说了这四句话,“近日寻春不是春,茫鞋踏遍垄头云,归来笑拈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”她发现禅就在自己内心深处,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。
禅和宗教有关,同时又和生活有关的。禅是生活的智慧。
“放下”是修禅的关键
禅有一个唯一的沟通方式,就是“以心传心,拈花微笑。”人和人最高境界的交往是不需要语言的,其中包含着三个意思:静虑(安静下来思考),思修(思想高度集中的训练),弃恶(扬弃不良习惯)。
有一次,弥勒看到一个有缘人,就一言不发,把背的大口袋放在他面前,等他的反应。这是什么道理?这是弥勒让我们放下,放下我们的烦恼,困惑,所有负面的情绪。如果让你放下,你还背着,那没有办法,“佛法广大,不度无缘之人”。跟你也就没有缘了。
慧命在于静定
“生命在于运动,慧命在于静定”。人们常说“人定胜天”天就是不变的规律。按照禅宗或许这样说更合适:人静胜天。心静净即天明。
人在自然面前非常渺小,人怎么能够战胜自然?人只有回归自然,融入自然或者与自然和谐,这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。也就是:人安静下来了,自己能够改变,我们所处环境或许也会发生改变。
欲除烦恼先除我执
人如何才能做到不妒忌别人?
佛教强调随缘。朱元璋微服私访,到了寺庙门口,口干舌燥到处找水时,一个农民把自己解渴的一碗水让给了他。朱元璋当即表示:我是当今天子,你可以不再种田了,我让你当县官。此时有个读书人,准备考秀才,人一碗水就当上了县长,他很不舒服,心生妒忌。他在寺庙墙上写上“十年寒窗苦,不如一杯茶”。第二年朱元璋又来到这个寺庙,他发现了这两句话,随即又在后面加了两句话:“他才不如你,你命不如他”。
嫉妒跟羡慕是有区别的,当机会均等时,别人得到而我们没有得到,我们会嫉妒。当别人飞得越来越高时,我们只有羡慕。“欲除烦恼先除我执”,于其去嫉妒别人,还不如去总结去羡慕。
佛教有一句话很有意思,随喜公德。你做不到,但是别人做到了,你同样可以和别人一起喜欢。
评论